close

NANA

只是衝著想看中島美嘉的悸動,心裡就一直盤算著要去看這部「NANA」。看了在”開眼”裡面的評價,在負面的部份都是說選角不如漫畫般美形,但『大致上忠於原著』,對於電影的編劇內容要求勝過一切的我,這就夠了。

片子進行沒有多久,「NANA」聽著阿伸創作的音樂,跳上桌子,左手盤起披肩,右手抓起手機,對著另一頭的阿泰說:「今晚我會讓你永遠記得。」是的,我也會記得,因為我在NANA的歌聲中感動不已,渾身布滿雞皮疙瘩,這是NANA第一次聽到這段音樂,隨意就哼編起了歌詞,然而那種自信奔放的狂野,彷若她已練習了這首曲子不下千百次,現在是在東京武道館對著上萬名的歌迷演出一樣!奈奈雙手緊握胸前,望著這位她還不是很熟悉的”室友”,眼角感動地流出眼淚,「在那一剎那,我知道我完全迷上NANA的歌聲了。」

為了對唱歌的執著,為了要證明她不靠任何人的關係可以闖出一片天,NANA放棄了跟隨明星吉他手蓮的腳步,獨自一人在家鄉跟著原本的樂團在努力,天天看著如日中天的蓮在Trapnest中大放異彩,心中的思慕與回憶化作冰冷的耍酷,她作到了,終於讓她的樂團也開始受到許多人的賞識。

她始終隱瞞著心中對於蓮的思念,片中導演巧妙地切換運用今昔對比的方式,讓NANA以自述的方式來說明她跟蓮相遇、相戀、相知…最後分離的過程,我們看到在她堅強的外表下,那顆溫柔脆弱的心其實非常地需要一個懂她疼她的人來呵護,蓮並非不懂,但是蓮也給不起她所要求的,而NANA要的是什麼呢? 她可能自己也說不清楚吧!

那是一種追求、一種渴慕、一種肯定跟一種滿足。不管是在萬人空巷的體育館中,或是在狹小黑暗的小酒吧內,搖滾樂的歌迷總是會盡情地吶喊搖擺,然而,只有NANA是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那兒,望著台上以精湛技巧彈奏貝斯的蓮,『對於當時的我而言,蓮簡直是光芒萬丈!』NANA事後這樣想著。於是NANA就這樣進入了蓮的世界。

當分手多年以後,在室友奈奈的鼓動之下,NANA又回到了演唱會前排,又是一動也不動地這樣盯著蓮。是要怎樣的一種力量與感動,才能讓我們這樣忘了呼喊、忘了揮手,只是這樣緊緊地望著已經滿足? 而當奈奈雖然在心中不停地『心電感應』希望蓮可以把目光投射過來,但是看起來更冷酷無比的蓮似乎無動於衷。NANA也強顏歡笑地說「舞台上的燈光太強了,根本看不到台下的觀眾。」與奈奈十指緊扣,眼淚不爭氣地緩緩而下,說明了她是多麼地希望蓮能看到她啊!

我的心中也激動不已! 我也曾這麼希望過,希望也有人可以這樣地注視著我,而我的眼中也只看到她。忽然在一瞬間,我明白了,這不就是人對神的渴慕嗎? 有誰能滿足我心中的空虛? 有誰可以給我最盡情的歡樂? 又有誰能夠在我痛苦哀愁時最迫切的安慰? 我所要做的,不就是僅僅要這樣,不管身處在什麼環境中,不管身邊還有多少人多少事,我注視著他,我單單仰望耶穌,我已滿足。

蓮看到了。

中場休息時,巧偷偷地推了一下蓮的身子「喂! 剛剛你有一小節彈錯了喔,雖然你想混過去,還是被我聽出來了。」旁邊的人都笑笑地說「沒想到天才的蓮也有彈錯的時候。」因為蓮看到了NANA,他還深深地愛著NANA,脖子上的鎖也一直沒有拿下過。

其實這小小的一幕我也很感動,正所謂高手過招啊! 不愧是天團的樂手,在表演時的小差錯都能發現,也正是這種對自我要求的高標準,才能造就許多檯面上的”天才”。正如後來蓮跟NANA重逢時,蓮淡淡地說著他小時候是多麼認真多麼辛苦地每天在練吉他,天才是苦練出來的,唯有能經過磨鍊造就的,才會是光芒萬丈的鑽石啊!

我就缺乏了這樣的決心跟毅力吧,老是想著自己是才華洋溢,卻都沒有花什麼時間去更進一步的學習跟操練,懶散跟怠惰將我的心志不斷地摧毀,才30多歲,我已經有好幾年的心願是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了,但我知道那不是一種解脫跟看破,那是一種失望害怕而產生的逃避。

最後NANA給了奈奈很精心的Surprise,大伙兒在一起開心地笑。啊! 原來一向都很酷的NANA也是這麼地體諒別人啊! 而奈奈在目睹男友劈腿而決心分手之後,她的好友也對她說「妳老是想到自己,妳能不能多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來關心他?」

是啊! 唯有關心並且樂意幫助別人的人,才能得到祝福。也唯有先能過好一個人生活的人,才可以展開跟別人共同生活的幸福。如果一個人對著自己的生活都沒有目標,那他憑什麼去要求別人給予或施捨他什麼?

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真的「不要單顧自己的事,也要顧眾人之事。」什麼時候也可以開始井然有序、按步就班不慌不亂?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把自己照顧得很好,讓自己的生命有目標有活力? 這部從「NANA」兩個名字一樣的女生的巧遇,加上日文數字七也是叫NANA的奇妙聯想的漫畫改編電影,讓我在這個星期六的夜晚,內心感到十分的充實,澎湃不已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fossaro 的頭像
fossaro

fossaro的部落格

fossa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