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隨著課程的進行,上課的內容也越來越著重默契的培養,以及創造力的展現。

破冰暖場活動是『聲音球』的傳遞。一開始老師雙手做抱球狀在胸前,然後眼神注意著其中一位同學,接著口中發出聲音『滋~滋~』後,雙手往前推做丟球動作,而被注視到的那位同學就要相對地做出接球動作,同時也要發出剛剛的『滋~滋~』聲音,然後尋找下一個目標,也發出不同的聲音。基本上為了遊戲的進行有趣及順暢度,發出的聲音最好不要是正常的話語,或是太困難的聲音。

當大家傳得還不錯時,老師會發第二顆、第三顆球進來,最後我們總共有四顆球在場中進行,也都順利地把每顆球都傳回給老師,一時場中各種聲音此起彼落的,不但要注意誰會把球給你,也要記得手中到底接到了幾顆球,要一一再發出去。

第二堂開始就有點真槍實彈演練了,嘗試真正的即興演出。演出方式是「故事接龍」,老師提供了9句話的開頭,每個人依序利用這個開頭來造句,與前後同學的句子連結成一個完整的故事,有開頭也有結尾,同時在這過程中必須要把主題給包含進去。

這9個開頭分別為:
『從前從前,有(個)……』
『每天……』
『直到有一天……』
『因此……』
『因此……』
『因此……』
『最後……』
『從那天起……』
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……』

而故事的主題是向底下的觀眾要來的,比方說,老師會問,「如果在餐廳裡看到兩個人在一起吃飯,他們的關係是什麼?」底下的觀眾就會提出意見,那台上的人就接受他的意見,或許再問一個問題是有關地點的,最後就要說出一個比方「父子跟地窖」有關的故事。

第一組說的故事又簡潔又符合主題,大家都很興奮。不過後來就比較多狀況了,像是前面的人都在拼命的舖陳埋伏筆,都沒有把主題點出來,或是已經要結尾了,忽然又有新的人物角色出現,都是意想不到的事。

今天我也再次嘗到了失敗的經驗,同伴丟出來的點子我接不下去,加上又很緊張,故事版本換了2~3次還是怪怪的,幸好結尾的小明非常地厲害,講出來的結局讓全場拍案叫好,也就忘了前面的不順。

這是一次很好的失敗經驗,因為我那時太注重自己要怎麼接,故事要怎麼發展,沒有很認真地投入到上一個同伴的故事中,所以當他又丟出一個新的人物時,我嚇了一跳,我沒有先去接受,而是在心裡大叫『哇哩勒,不會吧?』就是這樣不接受的心態,讓我想不出句子。我想,如果當時我的心態是『哇,真有趣,又是一個新的挑戰』的話,或許我就可以很順利地把故事給延續下去吧。

所以呢,一定要先接受啊!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fossaro 的頭像
fossaro

fossaro的部落格

fossa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